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3月8日,由上海市数据科技与决策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数据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团队举办了大数据产业经济系列讲座第1期。来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的从佳佳教授分享了题为“The Effects of Personal Data Management on Competition and Welfare”的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石油。而以数据作为主要生产投入的企业一般具有多条业务线:数据收集与数据应用。以谷歌为例,其在2021年以21亿美元收购了健康设备企业Fitbit。因此,谷歌旗下的智能穿戴业务部门负责数据收集 ,而这些数据被保险业务部门来用精准推送医疗保险,构成数据应用。与此同时,消费者具有数据保护意识。现如今,全球范围内的立法(如欧盟的GDPR)赋予了消费者要求企业抹除数据或者移植数据给其第三方的能力。在博弈的背景下,这产生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法律赋予了消费者管理隐私的权利,但是消费者的隐私管理行为却可能向竞争的企业传递出自己的偏好,从而诱发企业改变策略,进一步影响到消费者。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分析消费者的隐私管理对竞争和福利的影响。

文章的模型假定了消费者从数据收集市场和数据应用市场购买产品,两个企业分别在这两个市场展开竞争。如果消费者在数据收集市场被某个企业收集到数据,那么他们在数据应用市场上的偏好会被这个企业所知道。假设企业在将数据收集市场上的数据转移到数据应用市场时,消费者可以一定成本为代价抹除自己的数据。因此,在数据应用市场,一个企业可以定位的消费者是在数据收集市场从他购买产品同时没有选择抹除数据的消费者,而一个企业无法定位的消费者是在数据收集市场从竞争者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或者选择抹除数据的消费者。

本文发现,那些十分偏好一个企业的消费者会选择抹除自己的数据以避免被价格歧视。因此,在数据应用市场,企业会对没有识别出的消费者收取一个较高的均匀价格,而对识别出的消费者收取较高的歧视性价格。这样导致没有抹除数据的消费者的福利变差,因此数据抹除具有负外部性。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数据抹除缓解了数据应用市场的竞争,但是阻止了企业提取高价值消费者剩余的可能,因此,他们的利润会降低。但是在数据收集市场,数据抹除行为加剧了企业在收集数据上的竞争,这样有利于消费者。最后,加总两个市场的结果可以发现,只有当消费者能预期到企业的未来行为时,他们的福利才会增加。但是,企业利润和总剩余总是降低的。

报告最后,从教授结合模型研究结果讨论了各国的隐私保护政策,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拓展研究方向。参与讲座的师生都与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讲座在大家的热烈研讨中圆满结束。

SUFE COB

封面图 | 蒋君旻 供稿 | 蒋艳(学)

责编 | 江鑫洁 审编 | 陶学臻 沈梦雪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About Me

Pretium lorem primis senectus habitasse lectus donec ultricies tortor adipiscing fusce morbi volutpat pellentesque consectetur risus curae malesuada dignissim lacus convallis massa mauris.